客至如归
这一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君子之于宾客也,犹饮食衣服之有司官者。”它描述了主人对客人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亲切的态度,这句话强调了家国情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系,是中国人待客之道的重要体现。
客里风光好
宋代文学家陆游在其作品中写道:“客里风光正少年。”这里的“客里风光”并非指实际生活中的旅行或出差,而是泛指人生旅途中所经历的各种风景和体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旅途乐趣的热爱。
客居难安
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诗作《绝句漫兴九首(其七)》中有这样的诗句:“客居茅屋秋风劲,不觉萧萧白发新。”这表明即使是在最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杜甫仍不忘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客路征鞍
“客路征鞍”源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意为在外漂泊之人,带着行装,踏上寻找归途的道路,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游子远行的情景,寄托着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期待。
客星照眼明
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这样描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下江边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客情万里
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闻歌古调,宛转今日听,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代诗人王维在《田园乐七首》中写道:“草长莺飞时序改,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身处客舍,看到窗外青青柳树的新绿,引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客思似杨柳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赋得暮雨送李胄》中写道:“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些关于“客”的成语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们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一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