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繁体大兴土木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指大量盖房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兴,不能读作“高兴”的“xìnɡ”近义词 劳民伤财#160成语例句灵王既归,耻其无功,乃大兴土木,欲以物力制度,夸示诸侯明。
2、成语大兴土木 拼音dà xīng tǔ mù 简拼dxtm 解释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一“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示例灵王既归,耻其无功,乃~,欲以物力制度。
3、4亭台楼阁 拼音 tíng tái lóu gé 解释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那亭台楼阁,树林山水,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5楼阁台榭 拼音 lóu gé tái xiè 解释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
4、作谓语宾语指大量盖房 大功告成dà gōng gào chéng,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顺利完成 大功毕成dà gōng bì chéng,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顺利完成 3 古代建筑描写的四字成语 雕梁画栋。
5、大兴土木 dà xīng tǔ mù 解 释 兴兴起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出 处 旧五代史·汉书·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一“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用 法 动宾式。
6、皇上盖房打一个成语是大兴土木皇上盖房可以理解为皇帝命令或鼓励人们建造房屋在古代,皇帝通常会通过建造宫殿城墙和其他建筑来显示其权力和威严这种大规模的建筑活动被称为大兴土木在现代,大兴土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大规模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在城市和工业区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它也可以用来。
7、康庄大道原意是指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前途在这个成语谜语中,“大道上盖房”形象地暗示了“康庄大道”这个成语因为“盖房”意味着在大道上建设,使之变得更加繁荣和宽广,与“康庄大道”的含义相呼应此外,这个谜语也富有创意和趣味性它运用了一种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8、没有这个成语只有铺天盖地 拼音pū tiān gài dì 解释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金敬迈欧阳海之歌一章“一九四九。
9、白手起家 bái shǒu qǐ jiā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bái shǒu qǐ jiā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出 处 宋·文天祥邹仲翔墓志铭“君虽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例 句 1 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
10、“平衡点”在杭州见过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100多口人的合影,看着很壮观,当然海口的“宣德弟”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等也很壮观,是不错的楷模当然这些匾额一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还有一些人会找名人墨宝来拓,也是不错的选择。
11、“房”开头的成语 1房谋杜断fáng móu dù duàn解释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出处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39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
12、1 什么的工程四字成语 胡子工程hú zǐ gōng chéng,喻指进度缓慢一拖再拖而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鸠工庀材jiū gōng pǐ cái,庀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作谓语宾语指准备工程等 计日程功jì rì chéng gōng,计计算程估量,考核。
13、以下是带quot穿quot的四字成语,它们各具特色,描绘出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红衣绿裳形容人的衣着色彩艳丽,如同精心装扮的艺术品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象地描述了生活困苦,物资匮乏的境况 恨之入骨表达出对某人或事极端的仇恨,情感强烈到骨髓深处 临渴掘井教导我们在面临需求时才。
14、本文选自中国老故事成语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年4月,亲近母语编写 从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以清晰的历史朝代为脉络,精心遴选300余个成语 100余幅生动精美的手绘插图 58岁亲子共读,极佳的亲子共读读本 8岁以上独立阅读,生字难字全部注音 “亲近母语”团队精心编创,以优美流畅的。
15、出处典出后晋#xFFFD6#xFFFD1刘昫旧唐书#xFFFD6#xFFFD1卷六十六#xFFFD6#xFFFD1列传第十六#xFFFD6#xFFFD1房玄龄等传“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16、翻译有传言说李世民每次与房玄龄议事,总是说“一定要杜如晦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这都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的缘故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成语典故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房。